1. 首页 / 健康 / 

肾小管损伤怎么办

关于的问题:

医生好,患者去检查身体,结果显示肾小管损伤了,这个情况要怎么治疗好啊?

收集于网络,仅供参考

肾小管损伤治疗,少尿期患者应严格计算24小时出入水量。24小时补液量为显性失液量及不显性失液量之和减去内生水量。显性失液量系指前一日24小时内的尿量、粪、呕吐、出汗、引流液及创面渗液等丢失液量的总和;不显性失液量系指每日从呼气失去水分(约400~500ml)和从皮肤蒸发失去水分(约300~400ml)。但不显性失液量估计常有困难,故亦可按12ml/kg计算,并考虑体温、气温和湿度等。一般认为体温每升高1℃,每小时失水量为0.1ml/kg;室温超过30℃,每升高1℃,不显性失液量增加13%;呼吸困难或气管切开均增加呼吸道水份丢失。内生水系指24小时内体内组织代谢、食物氧化和补液中葡萄糖氧化所生成的水总和。食物氧化生成水的计算为1克蛋白质产生0.43ml水,1克脂肪产生1.07ml水和1克葡萄糖产生0.55ml水。由于内生水的计算常被忽略,不显性失水量计算常属估计量,致使少尿期补液的准确性受到影响。为此,过去多采用“量出为入,宁少勿多”的补液原则,以防止体液过多。但必须注意有无血容量不足因素,以免过份限制补液量,加重缺血性肾损害,延长少尿期。

肾小管损伤治疗为急肾衰最常见类型,约占75%~80%.它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缺血及/或肾毒性损害导致肾功能急骤、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。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进行性氮质血症,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低下所致的水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。据尿量减少与否分少尿(无尿)型和非少尿型。建议患者及时去国营的大型医院治疗为好的。